智能问答 关闭
你还可以输入40
来红军山品味红色历史,在行走中感受那段革命岁月!
发布时间:2019-12-20 09:17:08 来源:广元市昭化区文化旅游和体育局

题记


一遍一遍重温红军精神,

每次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正当全国上下欢庆

改革开放40周年,

谨以此献给——

奋斗着、幸福着的您......


弹指一挥间,沧桑巨变

改革开放40年来

伟大祖国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

华夏儿女们安居乐业

今天带大家走一走红军山


在风景中感受浴血奋战的革命岁月


太公红军山简介

太公山海拔977.2米,山有太公寺,山寺同名。山上古木参天,浓荫蔽日,数十株千年古柏因“青龙上树”、“老柏采桑”、“黄老劝子”等传说而各得其名,为太公山蒙上一层古朴而神奇的色彩。

1932年底,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冲破国民党军对鄂豫皖苏区的围剿,挥师向陕南、川北地区挺进,首克通江、南江、巴中三县,开创川陕革命根据地。1933年6月粉碎四川军伐田颂尧的“三路围攻”之后,红四方面军七十三师(后扩编为三十一军)乘胜占领旺苍,随之直克元坝子,于7月23日在元坝子建立了以今昭化区为主体的川陕省嘉陵县苏维埃政府,红三十一军九十二师二七六团团部进驻太公寺,太公寺乡苏维埃政府亦设在寺内。1985年,太公乡人民政府报经广元县人民政府批准将太公山命名为“红军山”。

登云梯

 登临山顶,拜谒太公,如攀云梯而得名。两旁分布12块文化石,上刻12位将军(均系红四方面军老战士)为太公红军山题词。石梯最高处有红军亭,檐牙高啄、巍然独立。

红军大院

太公寺建于唐代,因唐朝皇帝与道教鼻祖李耳同姓,姜太公(名尚,字子牙)则是道教得意门生,唐明皇于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诏告天下置太公庙,此太公寺为其一。鼎盛时有子牙、大佛、观音、九皇等二十一殿。寺内神像俨然,众匾高悬,暮鼓晨钟,香火不绝。1933年7月,红四方面军三十一军九十二师二七六团团部及太公寺乡苏维埃政府进驻寺内,又称红军大院。

机枪阵地及战壕

红二七六团团部防卫体系,由自下而上的三道防线构成,此为第三道防线机枪阵地遗址,原有战壕向西南方向延伸。

烈士陵园

为红军赵连长烈士墓、曹兴发烈士墓、红军林政委烈士墓及土地革命、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烈士长眠之所。

1933年8月一天夜里,红九十三师二七四团一营攻打檬梓垭(今射箭乡境内),激战至翌日中午,毙敌数十人,俘敌百余,缴获迫击炮五门及一批枪支。战斗中,赵连长及两名战士牺牲,原葬于射箭乡板石村,1991年3月20日迁葬于此。


1933年11月,太公寺乡苏维埃主席兼马鞍山游击队长曹兴发及革命群众15人,被反动民团抓捕押至马鞍山黄梁树(今命名为“红军树”)下杀害,其遗骨于1991年5月24日迁葬于此。

1935年2月,红二十七团林政委率三营二连一部,在游击队的配合下,与川军二十八军一个营发生战斗。战斗中林政委和两名战士牺牲,原葬于香溪乡春阳村邢家角,1991年2月8日迁葬于此。

红军烈士纪念碑


红军烈士纪念碑建于1997年。碑高三丈三尺,寓1933年红军进驻太公寺之意。平台为正方形,边长二丈四尺,四周十六块栏板,线刻十六幅壁画,从各个角度反映当年红军在昭化境内的斗争经历和业绩。平台正中为祭台,高五尺四寸;底面为正方形,边长八尺一寸,寓“八·一”建军节。祭台四壁为英名录,桃红石板上铭刻嘉陵县苏886名红军烈士和70余名牺牲的干部群众的名字。祭台上为主体碑基座,六面体,正面刻碑序,由解放军总后勤部原副部长胥光义将军撰写,其余五面各一幅石刻浮雕,展示昭化境内的红军遗址和几个壮烈的斗争场面。基座之上是纪念碑主体,四面镌刻着徐向前元帅题词:“缅怀先烈遗志,发扬光荣传统。”碑檐上有一环形装饰,寓红军精神光照环宇之意;石环上一八棱锥体,象征红军八角帽。

红色文化长廊

此处展示着反映红军在昭化地区革命斗争经历的书画摄影作品。

青龙上树

 此为太公山古柏之一,初建太公寺所植,树龄当在千年以上。传说姜子牙西歧山与商军对阵,作法降暴雪以冻商军。时值东海龙王幼子小青龙在太公山修炼,上树观战,亦被冻僵,从此未得下树。此说虽为神话,然观一簇枝干,龙头龙须龙角俱全,恰似青龙腾空而起,翘首远望。

迎客松

 此为百年苍松,主干直径0.72米,胸围2.3米,树身挺拔,横枝若手伸出,作迎客状,故名。

游览路线:

上山石梯--红军亭--红军大院--烈士陵园--红军山石刻碑林--徐帅题词纪念碑--松林

地址:广元市元坝区太公镇

交通:广元城区→万源二号路→恩广高速→兰海高速→卫子互通→兰渝线→太虎路→太公红军山

咨询电话:0839-8776001

来红军山品味那段红色历史

犹如一坛老酒,从闻到品再到饮

可谓:酒不醉人人自醉,从来到归皆是香